傅森林:争当行业升级“新丝路”引领者

   ——摘自《人民政协报》 

   “我国是五金大国,但还不是五金强国。我们的目标是为海峡两岸以及国际同行搭建一个国际贸易、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国内五金机电行业的发展和提升,为国家担当,为行业振兴而奋斗。”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想大家可以到泉州来找样本,到晋江来找样本。”日前,在泉州晋江的磁灶镇,望着眼前拔地而起的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一期工程,福建省政协委员、香港泉州市同乡总会会长傅森林显得十分激动,“大好形势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我一定要有所贡献。”
  ■■升级:时不我待
  北宋,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涨海声中万国商”。
  本世纪,泉州,连续20年GDP位居福建省首位,民营经济占90%,下辖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五县(市)连续多年入围全国百强县。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赴晋江调研,亲自总结了“晋江经验”。“晋江经验”中的——“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正好精彩地演绎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所提到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作为地道的泉州人,傅森林怎能不兴奋。傅森林,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总经理,连任多届的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常务副会长,再也按捺不住爱乡之情。
  在海峡五金机电城一期工程的工地指挥部,傅森林告诉记者,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泉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主要支撑。2012年年初,泉州市召开千名企业家大会,《关于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若干意见》等4份政策意见在会上颁布,泉州打出了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组合拳”。
  “‘二次创业’给了我们很大鼓舞和激励鞭策,我们一定要为泉州新一轮发展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回报社会和国家!”傅森林说。
  早在2011年8月,在香港南安公会的一次活动中,傅森林向时任市长的泉州市市委书记黄少萍建议,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在泉州发展大型专业化、现代化的专业物流市场。第二年年初,由于他的建议切中泉州转型升级中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短板,泉州市委、市政府很快将此建议纳入推动“二次创业”的重点规划。
  傅森林的建议来源于他对全国乃至国际的五金机电市场的观察。多年来,傅森林经常代表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到国内外各地考察、论证和参与五金机电市场建设,他惊讶地发现,从粤东到福建再到浙西,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五金机电行业十分活跃,但是,那里居然还没有一个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条件的、专业的五金机电大市场。
  五金机电市场是“工厂的百货店”,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如果没有转型升级的“百货店”配套,一方面不能提升生产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还将会失去抢占现代服务业高地的机会。
  “这是当下泉州的一个行业短板,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短板问题被纳入泉州市委、市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部署之中。”傅森林说。
  2012年年初,可以弥补这一短板的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项目落户晋江市磁灶。之所以选中那里,傅森林说,磁灶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它毗邻国家级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厦高铁晋江站、泉州机场、泉州港都近在咫尺,国道、省道贯穿而过。
  更为重要的是,傅森林的计划符合地方的发展规划。一位磁灶镇负责人对记者说,正在转变发展方式的磁灶在未来要打造“三个一”的目标:建设一个转型升级的产业基地,建设一个福建领先、全国有影响的大型物流中心,建设一个现代化新城。“所以,我们很支持傅先生的项目。”这位负责人表示。
  ■■大市场:敢为人先的大格局
  “晋江经验”写道:“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这,是对爱拼才会赢的闽商的充分肯定。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闽商,与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代闽商相比,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更能将自身的发展与区域及国家的发展大势相结合。
  傅森林从事五金机电行业近30年,似乎更像跨代的闽商,既有第一代闽商的精明强干、吃苦耐劳,又有新一代闽商的远见卓识。2013年,傅森林荣获第四届世界闽商大会表彰的“闽商建设海西突出贡献奖”。
  傅森林说,我国传统的五金机电市场以沿街为市为主,以现场、现货、现金的“三现”交易为经营模式。泉州传统的泉秀路、义全街的五金机电商铺也不例外。
  在晋江做了10年五金制品生意的王建波说,“晋江本身就是工厂产业集群中心,义全街的五金机电占据整个大泉州地区70%的量,生意火,但发展空间受局限,赚的钱几年都没有递增。我们太需要专业的大市场了。”
  在傅森林看来,“不仅传统的经营模式不能满足商家需求,同时,这些多而杂乱的小商铺严重影响城市的功能与发展。行业整合提档升级是行业的大势所趋,也是政府优化城市功能的大势所趋。”
  据介绍,2012年,中国海峡五金机电城项目被列为福建省“十二五”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泉州市政府专题会议确认的五金机电专业市场。一期工程占地520亩,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预计2014年6月即可投入使用。政府还在物流园区配置了一块150亩的物流仓储用地。
  傅森林说,中国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将建成集商贸交易、会展中心、电子商务、高档写字楼、现代物流仓储区、行业价格指数及信息发布中心、检测中心、星级酒店、配套住宅等主体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的专业市场综合体。在项目成熟运营后,直接创造就业2万人,间接拉动就业3万至5万人。
  傅森林感慨地说,“我国是五金大国,但还不是五金强国。我们的目标是为海峡两岸以及国际同行搭建一个国际贸易、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国内五金机电行业的发展和提升,为国家担当,为行业振兴而奋斗。”
  ■■汇聚商力量
  在晋江市城市规划馆,晋江市投资促进局的一位同志指着一张布满红点的中国地图,告诉记者,泉州人在国内异地从事各种生意及居住的超过800万人,在各地以泉州及市县命名的商会约有200家,海外泉商维系的产值超过5000亿元;800万国内异地泉州人、800万台湾泉籍乡亲、800万海外泉籍乡亲、800万本地泉州人,就形成了“四个泉州”。
  泉州自古善商贾,商业的发达,造就了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光明之城”。泉州如何凝聚泉商的力量?傅森林说,要走“政府搭台、行业参与、企业唱戏、商会推动、内外结合”的路子。
  在泉州,该项目与泉州五金机电行业协会达成了战略协议;在海峡的那一头,台湾手工具工业同业工会荣誉理事长谢庆丰等人考察泉州五金机电市场后表示,台湾精品五金工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是推介台湾产品很好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内地的五金机电精品通过这个平台踏上宝岛;福建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王光远寄语:发挥优势,加强服务,搭建平台,促进发展;项目在规划和筹备之时,得到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和海内外五金机电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创始人、第一、二届会长吴石川更是经常亲临现场给予项目关心与指导。
  2013年,傅森林当选新一届中国海外联谊会理事,履新香港泉州市同乡总会会长一职。傅森林说,“海外泉商是家乡建设最大投资来源,这个项目正好为海外泉商建设家乡搭建了平台。”
  2014年元旦前夕,在车来车往中,在火花飞溅的建设工地,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第一期工程接近尾声。与项目同期开工建设的361°(晋江)综合基地、海西建材家居装饰交易中心,还有2048亩的现代物流基地的各项工程也都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
  傅森林说,项目与周边多个的专业市场和物流企业,将形成一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2013年泉州摘得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的桂冠,我们也有一个引领行业‘新丝路’的梦想——为自己,为泉州,为香港,为中国梦。我愿意‘五加二,白加黑’(意指不分昼夜,不分双休加班加点)。”